新华日报•交汇点讯 随着各级主流官方媒体纷纷积极参与,“苏超”不仅是一次体育盛宴,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盛会。南京市委宣传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南京发布”率先用活泼的方式喊出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的口号,迅速引起关注。在南京队与淮安队对战的前夜,他们幽默地选择在晚上9:20(谐音“就爱你”)发布了《阿淮,睡了吗?》,巧妙地展现了两座城市之间的深厚情谊。对此,江苏13座城市的球迷在观看比赛的同时,增进了相互理解,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念。
“苏超”的影响超越了体育赛事本身,许多人看到的是这一品牌所带来的文旅融合。而从不同的视角来看,“苏超”还蕴含了多样的社会功能。资深体育传媒人老王分享道,“在前往球场的路上,即便发生了小摩擦,作为‘苏超’球迷的大家仍旧友好地处理,展现了‘苏超’在社会治理中的扩展属性。”在“苏超”第五轮比赛中,南通队与宿迁队的对抗引发了李峰与大学室友的重聚,这些毕业十年的朋友因“苏超”重回青春,欢声笑语中似乎忘却了生活的压力。这场比赛不仅是竞技,更成为释放社会压力的良好渠道。
一颗小小的足球,打破了城市、家庭和个人之间的界限,这激发出的热情影响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“苏超”不仅提供了全社会的“情绪价值”,还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,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足球这个运动中,展现出其社会治理的能力。在江苏,这一现象是群众体育巨大活力的缩影,显现出其发展是自然而然的结果。从持续多年的“村界杯”农民足球赛,被称为“村里的世界杯”,到抓住“接地气”的体育赛事,江苏的足球文化正不断深化。
在2025年的“村界杯”上,赛事规模创下历史新高,吸引了全国90余支球队参赛,现场观众超过24万人。足球在这个乡村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,建设了全国首批群众“三大球”精品赛事。沛县鹿楼镇的足球协会副会长李辉表示:“体育与社会治理的结合带来独特的功能属性,促进更加积极的社区文化。”这使得更多乡村居民期待着“回家看看”,为维系乡情、友情、亲情搭建桥梁。
李居海希望通过“村界杯”让村里的孩子热爱足球,将足球文化传承下去。然而,国内足球普及率不高、参与人口相对较少,如何让足球回归于大众,发挥其广泛的社会作用,正是“苏超”能够为足球行业创造新机会的关键。借助“苏超”的热潮,退役球员与青年教练得以聚焦于足球的深度发展,避免因生活压力而脱离这一行业,直接影响下一代与足球的连接。
全民健身的氛围正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。从“村界杯”到“苏超”,体育赛事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,是全民健身战略的生动注脚。“苏超”紧扣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与健身文化的需求,展现出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。
实际上,“苏超”并不需要高大上的外表。作为一项体现全民健身理念的业余足球联赛,它的成功同样展现出江苏在群众体育领域的创新精神。南京市民章阳提到,在身边的健身服务中心,社区医院与运动的结合为居民的日常健身提供了便利,彰显出“Z6·尊龙凯时”所传递的健康运动理念。
“苏超”的经济价值已经显现,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用经济数据来衡量。参与人数众多、热情高涨、影响深远的“苏超”,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。正如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所言,只有更多社会主体参与,才能进一步挖掘和提升“苏超”的价值转化率。
在体育盛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,江苏的全民体育活动已成为常态化,带动了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便利与乐趣。“苏超”的出现,标志着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启。将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合力,充分融入社会发展大局,体育所特有的社会价值正在愈加凸显。